400-0080-960 登录  |注册
选址中国 > 资讯 > 产业地产 > 逃离房地产!华侨城甩卖20亿资产,豪赌文旅产业胜算几何?

逃离房地产!华侨城甩卖20亿资产,豪赌文旅产业胜算几何?

2021-11-22 来源:财熵 作者:林乐诗

地产龙头恒大(03333.HK)、绿地(600606.SH)前后脚宣布“转行”,“去地产化”愈演愈烈。如今,心急撕下“地产”标签的,还有华侨城(000069.SZ),连续两日挂牌,眼也不眨地卖出20亿房地产资产,逃离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可见一斑。


作为世界之窗、欢乐谷、欢乐海岸等多个明星打卡景点的缔造者和操盘者,华侨城一心打算埋头发展文旅业务,但股民并不买账。而且,当年万达王健林的教训,难道忘了吗?


北京地铁7号线上坐落了两个主题乐园,在去往“环球度假区”方向的列车上,你很容易通过人们的装束来区分两拨“游客”:一类是拎着大包小包、穿着魔法袍的,他们往往直接坐到终点站;另一类则是轻装简行的,早早在“欢乐谷景区”一站下车。


“环球影城玩一次,已经够在欢乐谷玩一年了。”这是新网红乐园建成后,仍选择去欢乐谷的游客的心声。北京欢乐谷的年卡门票才399元,而环球影城的平季日门票就高达528元,如果算上园内的商品销售及餐饮等支出,差距会更大。


在许多人的记忆里,欢乐谷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座主题乐园。或许,环球影城不应该低估“本土霸主”欢乐谷的魅力值,以及这座粉红色乐园的缔造者和操盘手——华侨城集团(华侨城A,000069.SZ)的野心——集团高管曾透露:打算在未来5年,将欢乐谷从目前的8家,复制到60家左右。


当然,在另一些人的印象中,华侨城更像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大鳄,它以“旅游+地产”的发展模式颠覆了整个地产行业。很快人们发现,景区周边树起了一栋栋光鲜整齐的楼宇,乐园门口隔壁,就是华侨城的售楼处。


“从一而终。”


距离自己亲手打造的国内第一家主题公园“锦绣中华”开园已经30年过去,华侨城的文旅品牌也已经打得响当当,但这个“一哥”总是在不厌其烦地向市场强调:文旅是集团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


最近一次“表忠心”就在一周前——11月11日、12日连续两日挂牌,眼也不眨地卖出20亿房地产资产,华侨城有欲与房地产“划清界限”的意味。至于为啥,看看现在血流成河的房地产公司和股票就知道了。


当然,同样选择“从一而终”的,还有华侨城董事长,段先念。


“曲江老段”治下的华侨城


1994年,36岁的段先念走进了开园不久的深圳世界之窗。尽管人山人海,但新奇的世界之窗,仍然令从西安远道而来的他流连忘返。那时的段先念还不是西安市副市长,当然也还没有“曲江老段”的行业传奇。


这段游园经历让段先念印象深刻。他后来回忆说,华侨城开创的世界之窗,影响了他此后多年的职业生涯。


2006年,时任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的段先念,已成为西安乃至整个陕西省的红人——凭借着西安大雁塔景区的成功,曲江新区斩获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”的金字招牌,段先念也造了一个词:“曲江模式”。


简单来说,曲江模式,就是以古迹景区为核心,在外围开发酒店、商业、文化等相关产业,让景区带动其他收益。


这个模式多次激起舆论口水战。有人认为,这能将文化与开发很好地结合;但也有人认为,曲江模式造成了过度商业化,是将西安楼市泡沫炒到全国第二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
当年,“西安红人”段先念受邀参加博鳌房地产论坛。只是很奇怪,作为一个政府人员,他的名字却混入了“著名房地产企业代表”的受邀名单中,其他清一色的都是房企老板级人物,例如融创集团(01918.HK)董事长孙宏斌、万达老板王健林,还有富力(02777.HK)李思廉、万科(000002.SZ)郁亮、恒大(03333.HK)许家印等。


那时的段先念可能没想到,8年后他从政府领导转变成地产商人,这批老板都成为了他在商场上的劲敌。2014年2月18日,段先念远赴深圳,接替任克雷,成了华侨城的董事长。


段先念很快就领悟到中央委托给他的使命是什么。在他上任之前,华侨城的地产业务已经显露疲态,净利润连续两年原地踏步。于是,在华侨城内部,这位外来者掀起了一场迅猛的变革。


2017年初,段先念将华侨城的战略从“文旅+地产”,调整为“文化+旅游+新型城镇化”。继2016年在四川凉山投资100亿后,2017年华侨城又落子河南郑州,斥资500亿建中原新区。除此之外,华侨城还在云南、四川成都、海南等地布局。


有人说,华侨城这几年的一系列大手笔投资,就是“曲江模式”在全国的复制。年报数据显示,华侨城在2017年、2018年新增土地规划建筑面积,分别为580.12万平方米、1382.5万平方米;而在2016年,这个数字仅为198.45万平方米。


对于华侨城来说,依靠文旅低价勾地,待文旅成熟之后高价卖房,听着就是一门不错的生意;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,利用文旅产业招商引资,也将极大激发城市活力、擦亮城市名片。


作为一个生于西安的老陕,段先念没有一天不惦记着故乡。2018年,段先念宣布未来五年在西安将投资2380亿。他这样形容“回乡”:“华侨城看好西安,西安也看上了华侨城。”


但其实,这句话也可以说成:“华侨城需要西安”。


彼时,资本也盯上了文旅行业,华侨城的同行们纷纷挤进文旅赛道,竞争可谓刺刀见红。至此,段先念才后知后觉——10年前博鳌论坛同座的诸位房地产老板,已步步逼近自己的文旅王国:


2016年,许家印计划砸下1600亿元开发建设海南海花岛,并谋划构建以恒大童世界为主打产品的文旅综合体;复牌不久的佳兆业(01638.HK),也确立了“旅游+地产”的多元化战略,还挖来16年迪士尼老兵Noble Coker,出任佳兆业金沙湾国际乐园公司总裁一职。


当年,顶着“首富”光环的王健林,也尚在春风得意之时。声称五年内一半收入来自文旅的万达,在2016年已将文旅业务铺向全国。上海迪士尼盛大开业之时,在某个采访中,王健林隔空喊话:“有万达在,上海迪士尼未来20年都盈利不了。”


当然,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。老王的flag还没立起来,就传来梦碎的声音。


2017年万达陷入债务危机,“后浪”很快就站了出来。原来,孙宏斌也眼馋文旅这条赛道。于是,就有了那场世纪交易:当年7月10日,万达宣布以近500亿的对价,将旗下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的股权转让给融创。


2019年,孙宏斌找了“同样不会算账”的“旅游大王”邓鸿,一小时就敲定了153亿的大交易。签约那天,老孙笑容特别灿烂,对记者说:“我俩合作,在文旅板块‘天下无敌’了。”


据统计,百强房企已有近六成布局文旅地产领域。但无论是曲江老段,还是融创老孙,很快发现自己陷入这样一个困局:旗子在全国各地插得密密麻麻,明星项目是越来越多了,但另一边,负债的数字也不断滚大。


华侨城的负债,从2014年段先念空降时的不到630亿元,一路涨到今年上半年的2870亿元。


令段先念更头疼的,还是那份红头文件。


国企上演民企“挥泪甩卖”剧本


2018年4月,国务院颁发《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“严控文旅产品房地产倾向”。这不仅限制了主题公园附近的房地产开发,对于旅游区域一些必要的配置,如酒店、餐饮、购物等也都进行严格审核。


这就意味着,华侨城跑马圈地的“老路”,再也不好走了。


也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,段先念换了一种打法:华侨城左手买买买的同时,右手却疯狂大甩卖。


段先念曾多次表示,云南是华侨城集团的“第二总部”。2018年,华侨城启动“云南大会战”,一年内拿下60个项目。但不久后,外界关注的重点,从那些刺激眼球的签约金额,切换到华侨城云南项目公司频频甩卖当地项目资产的动作上。仅2019年,华侨城就先后9次对云南项目公司部分股权进行转让。


当时很多人直呼“看不懂”,而媒体则直接将华侨城这个操作解读成三个字:没钱了。直至2020年,中央公布“三道红线”监管细则,人们才明白段老板的用心良苦。


前期那些疯狂争食文旅市场的房企,大多数都是以债台高筑为代价的。它们曾经百亿百亿地烧钱,在三道红线的严监管之下,无一不遭到了重挫。


华侨城当然也是受挫者之一。由于它是一家央企,一举一动更容易被市场置于放大镜之下,特别是在融资方面,所以其背负的降负债压力更大。


去年9月,华侨城官网挂出了一篇文章——《华侨城股份经营班子召开落实央行“345”新规专题会议》,核心主旨是降负债。文章前后5次提到“负债”,用到了“狭路相逢”和“霹雳手段”等词汇,措辞极其严厉。当时,根据“三道红线”规定,华侨城踩线一条,应被列入黄档。


这份会议纪要引发舆论热议,但很快就离奇消失,官方就此没有解释。


而另一方面,华侨城的“割肉”频率丝毫没有减少。当年段先念和西安市政府签约时感激涕零,但转头还是将西安华侨城的股权转让了出去。就连华侨城的深圳总部大楼,也被送上了货架。


有人戏称, 国企华侨城也上演民企“挥泪甩卖”的剧本了。


据财熵不完全统计,此前三年间,华侨城至少出售或转让30多家子公司及债权,当中包括不少文旅项目。


为什么频繁转让股权?或许是有意加速周转、增加现金流。但每每被问及这个问题时,华侨城的解释总是官方而统一:“业务调整需要,为了聚焦文旅主业”。


但财熵看到股权转让清单上涌现的文旅项目名字,不免感到诧异:立志做文化旅游的华侨城,把房地产项目剥离还能理解,但为什么也要把文旅项目一个个打包卖出去?


姓“文旅”还是姓“地产”?


 “华侨城究竟是搞旅游还是卖房的啊?”这是股吧上网友讨论最多的问题。


但这也是一个“送命题”,因为无论是地产还是文旅板块,近一年都遭遇“水逆”:疫情迟迟未消退,文旅产业头上犹如悬了一把利剑;地产市场更是因房企债务连环爆雷,步入严冬。


今年以来,华侨城A股价长期大幅跌破净值。股民想给低迷的股价找个说得通的逻辑,却无奈发现,“小侨”只跟跌不跟涨:旅游股大涨,华侨城作为亚洲文旅龙头居然大跌;地产出现一波利好,同行股票集体飘红,华侨城股价却仍在低位“自顾自美丽”。


“定位不清很难给出合理估值”,股吧里一位股民如此评价华侨城。


姓“文旅”还是姓“地产”?如前所述,对于华侨城高管来说,当然是更乐意将自己定位成文旅企业。


事实上,很多房企都想撕去“地产”这个标签,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一些房企“改头换面”,将上市公司名称冠以“发展”等字样的原因,比如保利地产改名“保利发展”(600048.SH),中海地产改名“中国海外发展”(00688.HK),龙湖地产改名“龙湖集团”(00960.HK)。


更有房企在“去地产化”的道路上“身体力行”。这不,上周绿地控股集团(600606.SH)发布公告说,由于公司基建产业的营收占比超过50%,所属行业类别已由“房地产业”变更为“土木工程建筑业”。


长期以来,房地产行业的授信情况与利润率都超过土木工程行业,此时绿地毅然放弃房企的身份,转投看似不那么“光鲜”的土木工程行业,其“逃离”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可见一斑。


而在稍早前,恒大也透露过出走地产圈的计划。许家印宣布,10年内恒大将实现由房地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。经历了多年狂飙突进后,地产行业的天花板已经显现,这一点成了行业共识。


对于华侨城来说,40年耕耘文旅地产已经令其享有“护城河”。在“去地产化”的大方向之下,文旅,显然是一个最低成本的选项。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,华侨城三番五次强调文旅的身份烙印的原因。


然而,华侨城的营收数据,却狠狠砸碎了高管画下的大饼:至少从财报上,还没找到文旅占据主导地位的实质证据。


这是因为,华侨城披露的“旅游综合业务”,当中既包括了常识理解的主题公园、演出门票、旅行社、酒店等相关收入,景区内的住宅和商铺销售等带地产属性的收入也算了进去。


2020年华侨城的旅游综合业务和地产业务收入几乎“五五分”;来到今年上半年,虽然旅游综合业务占据总营收比例急剧上升到82.2%,但当中有多少比例是主题乐园隔壁的楼盘贡献的?公司没有披露。


几乎每个投资者互动平台、每年股东大会上都有人向华侨城高层提问:为什么华侨城不分拆披露呢?得到的回复都很“官方”:“这是由公司商业模式的独特性所决定的”。


别问,问就是拆不了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“综合度如此高”的文旅业务,仍在拖累华侨城的利润率。今年上半年占比超八成的华侨城旅游综合业务,毛利率为24.76%;而占比近两成的房地产业务,毛利率则高达73.12%。


如今陷入危机的地产业务,正在反哺更加“凶险”的文旅领域,这一点令人啼笑皆非。这大概也是投资者不愿相信华侨城是一家文旅企业的原因。


争议“5年造60个欢乐谷”


孙宏斌曾将投资文旅业务形容为投资“诗和远方”。但在回答“在文旅业务中,地产扮演着什么角色?”这一问题时,他坦言,如果融创不坚持做地产,那也就没有钱做文旅。


文旅本来就是一个对企业长期资金运作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,开发周期可能长达五年,赚钱慢。文旅地产素有“721”定律:即70%亏损,20%勉强维持,10%才盈利。万达王健林当年谈及将13个文旅项目卖出去的原因时,也提到:“每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需要七年、八年有息负债才能往下走,十几年才能收回投资。”


当然,近几年华侨城也明显有意加快周转,补充了很多“短平快”的项目。例如近几年重点推进的 “欢乐海岸/港湾”,集社交游玩购物一体,就是为了在传统文旅项目上增加“购物中心”的属性,提高用户消费频次。


但这恰恰说明,华侨城要增强造血能力,是无法完全剥离地产属性的。


一位不愿具名的地产资深从业人员也对财熵表达了类似观点:“‘地产’是不可去掉的,去地产化并不是完全地做减法归零,而是要创造一个新方式让地产和文旅项目有更好的结合,创造更多样化的收入。文旅要靠地产回血,强调文旅与地产的融合体验。”


他进一步表示,“华侨城新的文旅模式能否持续,还有赖于与政府间的关系,这种不确定性让未来充满变数,并不是所有政府都买单。”


另一方面,“欢乐谷”、“华侨城”等明星项目,仍极具品牌效应。这也是为什么华侨城非但不愿意割舍周转效率相对较慢的主题乐园,还喊出“5年内造60个欢乐谷”的口号。


但60个欢乐谷,真的打得过一个迪士尼吗?


要知道,对于文旅项目来说,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,而是平庸。

编辑: 杨洪波

发布委托

姓 名:
手机号:
立即委托

热门新闻

推荐经纪人

热门楼盘

  • 中海时代广场

    北京石景山区 35000.00  元/㎡
  • 京印国际中心

    北京丰台区 8.00  元/㎡/天
  • 金地中心

    北京朝阳区 550.00  元/㎡/月